六、彌勒佛形象的來源
《西遊記》第六十五回及六十六回稱彌勒佛門下的司磬黃眉童子偷了師父的法寶布袋下凡作惡,作戰時把布袋一拋,敵人馬上全體被收入袋中 [44]。孫悟空後來請得彌勒親臨,始施法擒住徒兒 [45]。而書中描寫彌勒的樣子為:
大耳橫頤方面相, 肩查腹滿身軀胖,一腔春意喜盈盈,兩眼秋波光蕩蕩。蔽袖飄然福氣多,
p. 309
芒鞋泗落精神壯,極樂場中第一尊,南無彌勒笑和尚(頁 731)。這正是我們從圖畫雕塑所見到笑彌勒的樣子。然而據佛家的講法,彌勒(Maitreya,唐代譯為「梅坦麗」)佛是居於兜率天(Tusitān)的未來佛,將來降生人世能致太平。據劉宋居士沮渠京聲(約411~439時人)所譯的《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大正藏編號四五二)所描述的彌勒佛來歷與形象略云:
佛告優波離:彌勒先於波羅捺國劫波村婆婆利大婆羅門家生。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本生處,結加趺坐入滅定。身紫金色,色光明豔赫,如千百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搖不動,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密,字義炳然。 彌勒眉間有白毫光相(頁 419 下)。依其描述,根本不是世間所見坦腹常笑的胖和尚樣子。
那麼彌勒佛這一世間所見的形像又從何而來呢?《宋高僧傳》(大正藏編號二○六一)卷二一〈唐明州奉化縣契此傳〉略云:
釋契此者,不詳氏族,或云四明人也。形裁腲脮,蹙額皤腹,言語無恆,寢臥隨處。 常以杖荷布囊入郭肆,見物則乞,至於醯醬魚葅,纔接入口,分小許入囊,號為長汀子布袋師也。 曾於雪中臥,而身上無雪,人以此奇之。有偈云:彌勒真彌勒,人言慈氏(即「彌勒」的義譯)垂跡也。常就人乞啜,其店則物售。示人吉凶,必現相表兆,亢陽則曳高齒木屐,水潦則係(繫)濕草屨,人以此驗之,天復(唐昭宗年號)中(約902)終於奉川,鄉邑共埋之。有他州見此公,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間,多圖畫其像焉(頁848中~下)。據契此法師本傳所述,此公是個窄額大腹,杖掛布袋的遊行僧人,討乞所得食物必分小許入袋中。他因常有異跡,能使商店生意好及暗示水旱將臨,而且口中常唸著「彌勒真彌勒」之偈,人們便認為他是彌勒佛的化身。及至契此圓寂之後,人們又在明州以外看到他掛著布袋而行,由是民眾更認定他是彌勒化身,因而江浙間「多畫其像」。大抵緣於契此畫像的流傳,給予大眾以彌勒佛坦腹持袋的形像。由是而知,即使吳承恩並非從《宋高僧傳》處直接得到「彌勒化身」的樣子,也必然間接從民間傳說中或民間圖書雕塑中得到彌勒佛的形象,而採用於所著小說之中,尤其自從摩尼教與彌勒教於宋代合流為明教(白蓮教前身)之後,「彌勒已降生人間」已成為明教徒眾號召起義的口號,
p. 310
大明帝國的建立亦與此有關 [46],吳承恩以一般人接受的形象來描寫彌勒佛,是很自然的事。